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自己的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人均收入的高低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毕竟国民收入增加,那国家的幸福感也会直线上升。
根据多个方面数据显示,韩国2023年的人均收入高达3.6万美元,而俄罗斯则是1.4万美元,那么相比之下,咱们中国的人均收入又是多少呢?
俄罗斯最近几年可谓是线年与乌克兰打响了战争,随后又在23年加入了“国民高收入国家”的行列。
去年,俄罗斯的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了1425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这就属于高收入国家了。
看起来,打仗似乎并没影响到俄罗斯的经济,反倒是慢慢的变好了,这是咋回事呢?原来普京这一仗,可是跟那些垄断经济的寡头们斗了个你死我活。
寡头的意思说白了就是俄罗斯的那些“资本家”,和韩国三星掌握韩国经济差不多,俄罗斯的能源出口、众多经济命脉也都被他们捏的死死的。
普京刚上台的时候就立下雄心要消灭这些寡头,但新官上任三把火,后来还是得靠这些大买办们维持经济局面。
直到战争爆发,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也导致这些“资本家”的资产被冻结了,这下还怎么玩?于是他们跑路的跑路、卖资产的卖资产。
绕了这么大一圈,许多能源出口的关键线路、经济命脉才又重新再回到俄罗斯政府手中,这么一说,普京也算“因祸得福”的圆梦了。
不过,那些跨国公司从俄罗斯撤出后,有些不动产也是没法带走,比如关键的厂房、设备等重要资产,政府接手后也能很快利用起来。
一开始欧美还不当回事,觉得俄罗斯产业链不完善,就算拿到这些设备也造不出东西。
所以当战争更高爆发的时候,俄罗斯内部确实出现了物资紧缺、通胀的情况,那时候老百姓很担心再来一次“90年代”。
2023年,中俄贸易额达到了2400亿美元,相当于21年的一倍还多,中国的资源、技术源源不断地输入,盘活了俄罗斯的工业,让那些跨国公司留下的“家底”派上了用场。
与此同时,俄罗斯还利用自己能源大国的优势推动全球经济和货币体系的变革,卢布也成了2022年最坚挺的货币之一。
看来这场仗,普京算是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让俄罗斯的经济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那么相较于俄罗斯的“困境重重”,韩国那被财阀垄断的国家,它的人均收入又是多少呢?能否超越俄罗斯?
2023年,韩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突破3.6万美元,头一次超过了日本,在人口超5000万的国家里排到第六,仅次于美国、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
不得不说,一直和日本暗暗较劲的韩国也算是扬眉吐气了一回,那韩国的人均收入为何会这么高呢?
主要还是得益于芯片产业的回升,随着国际芯片需求的再次升高,韩国也算是赚的盆满钵满,再加上实际贸易损失的降低,韩国这个靠“出口”而活的国家,日子也就没那么难过。
但有一点必须要格外注意,那就是韩国民众真实的生活情况也是有偏差的,比如巨大的贫富差距,别看韩国人均收入那么高,实际上穷人依旧很穷。
电影《寄生虫》就揭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穷人家住在不透光的地下室里,富人家却住在阳光明媚的大别墅。
现实生活中,考试院就是韩国穷人的常见住处,这里环境恶劣且房间狭小,没有窗户和独立卫浴,住户们只能共用厨房和洗手间。
很多人在这里孤独地生活甚至孤独地死去,老年独居死亡的事件屡见不鲜,年轻人为了省钱,一天三顿就吃白米饭配泡菜。
想要上好大学、找份好工作非首尔莫属,很多年轻人背井离乡,挤在考试院里背负着沉重的生活上的压力,过着拮据的日子。
所以人均收入高并不意味着任何一个人都过得好,贫富分化、阶级固化,这样一些问题如果得不到缓解,再多的GDP又有什么意义呢?
2023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9218元,折合6000多美元,乍一看好像不少,但你要知道这可是平均数,并把城里人和农村人都算在一起了。
城里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51821元,而农村人只有21691元,差了足足一半还多。
为啥城乡差距这么大呢?这还不是因为中国的发展不平衡嘛,沿海发达地区和内陆欠发达地区的差距可以说是天上地下。
咱们的经济其实是靠制造业,出口的商品技术上的含金量和附加值都不算高,赚的也都是辛苦钱,不像人家搞金融、搞高科技,动动嘴皮子就能赚几个亿。
但也不能光看人均收入低就灰心丧气,中国这么多人,市场大就是潜力大,随着经济发展,很多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空间被压缩,市场也逐渐饱和了。
就拿手机行业来说,从功能机到智能机、从千元机到万元机,市场上各种各样不同型号层出不穷,消费的人都不知道该怎么选了。
这种情况下,企业要想活下去就必须不停地改进革新,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抢占消费者的心智,这对行业的整体发展是有好处的,但对从业者来说压力也不小。
说到底还是要靠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主动发展高端制造业,提升产品的技术上的含金量和附加值。
与此同时,还得要全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金融、科技、文化等领域,打造新的经济稳步的增长点。
中国要提高人均收入还有一个最大的挑战,那就是人多、资源少,14亿人放在哪个国家都是个天文数字,这么多张嘴吃饭就不容易,更别说过上好日子了。
以前还有人口红利,劳动力成本低所以企业乐得做代工,赚辛苦钱,但现在不一样了,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劳动力成本也在上升。
可问题是就业岗位并没有多起来,每年毕业的大学生都面临着找工作难的问题,好不容易找到个工作还得面对生活问题。
简单说就是大家都在同一个岗位上,你争我抢的不进则退,虽然这样会强迫人上进,但同时也会造成一定的压力。
另一方面,一些技术性强的岗位,比如技术工人、工程师等反而出现了人才短缺。
因为这些岗位不仅要专业知识还需要实践经验,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只能从国外高薪挖人,或者自己培养。
这就是中国就业市场的现状,一边是大量低端劳动力过剩,一边是高品质人才奇缺,这种结构性矛盾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
这些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全力发展职业教育,鼓励公司参与人才教育培训,同时也在加大对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为年轻人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尤其是在数字化的经济、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中国的发展势头迅猛,这些产业不仅带动了经济稳步的增长,同时也为年轻人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任何发展都将面临着转型的阵痛,虽然我们的祖国也有“卷”的现象出现,但毋庸置疑的是国民的实力都有所提升。
随着一个个政策的落地,不少大学校招、人才教育培训、技术型学校的教育都有所提升,这样下去,人均收入还会有所提高。
衡量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不能只看人均收入,更要看这些收入在人民中的分配是否公平,和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是否在提升。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人均收入虽然还不算高,但我们有信心、有决心通过个人的辛勤劳动,一步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让人民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环球网:世界银行将俄罗斯列为国民“高收入”国家,2023年俄人均国民总收入为14250美元
人民资讯:住3.5平方米群租房,50人共用厕所,生活在韩国富豪区的穷人群体
你文章中的数据韩国和俄罗斯是按人均GDP算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韩国是一万九千美无而不是三万六,俄罗斯是六千多美元而不是一万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