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液态奶 洋品牌和国货的市场博弈

2023-12-02 新闻资讯

  牛奶是一个基础行业,不光涉及到平时千家万户所需的鲜奶、奶粉。还涉及到很多需要牛奶和奶粉的其它食品制作。

  除此之外,似乎新闻媒体也特别偏爱牛奶行业。国产奶频繁出事,令一些消费者转向关注洋牛奶。然而,“恒天然毒奶粉事件”还未平息,“洋乳品”近日又遇重创:国家质检总局8月19日称,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从新西兰韦斯特兰公司进口的两批乳铁蛋白中检出硝酸盐含量异常,共有390公斤涉事产品输往中国用做乳品生产原料,但均未进入流通、消费环节。与此同时,7月底,蒙牛、伊利的部分产品就已开始涨价。在北京的部分超市,蒙牛特仑苏每箱涨价3元,与伊利金典涨幅相同;蒙牛线%。

  近日,记者在北京市区的沃尔玛超市看到,“LAC-TEL”、“SUKI”、“DEVONDALE”、“SMART”等等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法国、美国等地的“洋牛奶”排满了4层货架。沃尔玛超市还专门在进口食品专柜里将其陈列在显眼的位置。

  在记者驻场的10分钟里,多位市民来到进口牛奶专区选购。市民林小姐毫不费劲地从这堆“洋牛奶”中挑选了一盒产自澳大利亚的产品,她和记者说,选购的原因是“它的口感特别醇厚”。此外,刘先生和太太也购买了一款“买一送一”的进口牛奶。

  沃尔玛超市工作人员和记者说,目前进口液态奶卖得很好,“很多人路过看到了就买回去试一下”。他说,在其大部分门店中,“洋牛奶”的销售都比较乐观。

  记者看到,这些超市在售的“洋牛奶”涉及低脂牛奶、高脂牛奶和脱脂牛奶等多个品种,1升装的价格在18元~30多元不等,这相当于国产同种类型的产品的2倍——像国产的伊利、光明等,1升装的普通纯牛奶售价为7元至9元,有的产品10元出头。销售员和记者说,随着促销品种增多,进口液态奶和国产品牌的价差在缩窄。

  记者观察发现,这些进口液态奶外包装跟国产液态奶并无二致,外包装上都有中文标签,成分表、生产日期、保质期、进口国等字样都清晰可见。这些远渡重洋的“洋牛奶”在各大超市占领了慢慢的变多的货架——华联BHG精品超市、家乐福、卜蜂莲花……无一例外。

  而在网上,“洋牛奶”的销售则更加火爆。在一家大型电子商务平台上,记者看到了更多促销活动:一款1升德国牛奶只要10.75元,一款澳大利亚牛奶促销价为17.90元还“买一送一”。一些团购网站甚至跟风做起了“团购优惠”活动。一款1L产自澳大利亚的低脂液态奶在超市售价35元,团购价格只有17元,吸引了不少网友购买。

  随着超市液态奶货架开始染上奶粉专柜的“洋气”,进口牛奶的队伍不断壮大。记者调查发现,购买“洋牛奶”的顾客以“80后”父母为主,大部分都是买来给孩子喝。虽然进口液态奶价格比国产奶贵一倍,但消费者称花钱买安全,甚至把它和安全、营养画等号。

  一位购买德国某品牌牛奶的顾客和记者说:“买进口奶主要给孩子喝。之前都是喝国产牛奶,可国产牛奶接连被曝光,弄得都不敢喝了。朋友介绍进口液态奶不错,就给孩子买了。进口牛奶比国产牛奶贵挺多,但为了喝得放心,情愿多花点钱,毕竟孩子的身体最重要了。”

  在朝阳区上班的张女士几乎试遍了市面上有售的各款进口牛奶。她对记者说,除了质量放心些之外,进口牛奶的口感确实普遍优于国产牛奶,喝过之后就不想再喝国产的了。不过她同时提到,进口奶品质也不一样,有浓有淡,有的也怀疑使用了增稠剂,还需仔细甄别。

  华联BHG精品超市工作人员表示:“以前进口液态奶销量不好,摆在货架上只有几盒,口味和品牌也很单一。最近来打听进口液态奶的顾客挺多,所以超市多购进了一批货,每天销量都很好。”他还透露说,从进口商处得知,由于国内卖场的渠道费用等成本过高,进口牛奶在国内的售价至少要高出成本一倍以上才可能正真的保证不亏本。‘洋牛奶’本来没太受业内关注。但是近年多了一些有钱的消费者、追求高品质的市民和外国人捧场。与国内乳制品企业频频爆出食品安全质量上的问题不无关系,他们的普遍心态是不相信中国的液态奶安全性。同时,由于基数少,加上中国需求井喷,“洋牛奶”这几年增长比婴幼儿奶粉快多了。据他所知,圈子里做这行的经销人士其营业额从以前每个月20万元~30万元,飙升至去年一年的3000万元~4000万元。

  “我2009年刚开始做这个进口牛奶的时候,一年进了8个货柜回来,那时候买的人不多。这两年买的人多了很多,去年一年,我已经进了80个货柜,发展速度很快。”一位代理某进口牛奶品牌的经销商透露。

  继洋奶粉全面主导国内奶粉市场之后,来势汹汹的进口液态奶会成为下一位“主角”吗?国产牛奶的发展前途是否会受一定的影响呢?

  有网友表示,会力鼎国内牛奶行业的发展,三鹿是倒下了,但必然会有人取代他的位置的,那时牛奶行业的天下最好还是在中国人手上比较好。也有网友说,牛奶不过是中国食品安全中的一个问题罢了,冰山一角,难道了牛奶我们其他食品都要吗?

  广州市奶业协会会长王丁棉认为:“目前进口液态奶在全国的大中型城市都非常受欢迎,但是尚未对国产牛奶的市场产生冲击。”据王丁棉分析,婴儿配方奶粉消费属于刚性需求,家长的关注度和投入也最高。而较大孩子和成年人喝常温奶并不是刚性需求,实际上我们从始至终强调有条件还是该喝更新鲜、更营养的巴氏奶。其实进口常温奶目前这么受欢迎主要是利用了国内乳业的行业危机,钻了市场的空子,随着国内乳业大整顿和强化监管行业整体朝着健康方向在走,未来3~5年行业的负面印象会逐步淡化,当国人消除对本土牛奶的抵触情绪,自然“崇洋”的心态也会扭转。

  “其次,进口液态奶的价格摆在这儿,已经注定不可能覆盖大众群体,而只能是一小部分人的高端消费食品,”王丁棉说,“这决定了它们不有几率会成为市场的主导,不会撼动本土牛奶的市场。”

  他还称,国外牛奶销售商在零售渠道的费用很低,不像国内零售商要收取各种费用。再加上国内不断上涨的人力成本等,进口商的总体成本也在不断上涨,甚至比原料奶价格的降幅还大,所以“进口液态奶在国内市场的零售价格是不是能下降很难说”。

  记者随机对华联BHG精品超市里几种进口冷藏鲜牛奶和国内冷藏鲜牛奶的价格和营养成分做了对比。从几种冷藏类鲜牛奶看,韩国的延世牧场鲜牛奶价格明显高于国内三元鲜牛奶,且营养素含量几乎都低于国内鲜牛乳,不过价格却是国产的近一倍。但从营养成分数据看,同样品种的进口液态奶并未明显优于国内液态奶。

  对于进口鲜牛奶的高价问题,华联BHG精品超市促销员称,冷藏类鲜牛奶由于运送过程必须要求冷藏,运输技术方面的要求会更高,成本也更高,导致了进口冷藏鲜牛奶的售价要高出很多。

  而且,进口牛奶的保质期一般都长达9个月至1年,记者发现,沃尔玛超市货架上最“老”的一款牛奶生产日期已经是去年10月了。此外,记者还在货架上看到有包装残旧、近乎破损的产品。

  王丁棉表示:保质期长达9个月或1年,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当初杀菌时温度更高或时间延长。资料显示,超高温灭菌奶在加工时,杀菌温度约135℃~150℃,时间分别为2秒、4秒或6秒。王丁棉介绍道,与国产牛奶相比,来自新西兰、澳大利亚等畜牧业发达国家的牛奶所采用的奶源相比国内略胜一筹,在加工之后的风味保留上具有优势,但是在营养成分上两者基本上没有区别,“放了8、9个月的进口奶肯定还不如新鲜的国产奶”。

  王丁棉称,从理论上来说,鲜牛奶保质期达到12个月是有可能的,但是受奶源、加工温度、包装密封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任何一个因素没有满足,牛奶在经过八九个月之后的营养氧化和损失后,已经不具有营养价值,甚至会产生致癌物质。”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漂洋过海也给牛奶增加了安全风险。牛奶在所在国检测大概需要8天~10天,然后从欧美装船运到中国,快船要35天,正常的要45天。此外,报关还要2周,商检要15天到1个月。这些时间是硬性规定,没有一个环节是可以省略的,所以不难看见市面上经常有临近过期的“洋牛奶”清库存。最后,王丁棉还质疑,有些“洋牛奶”在原产国其实是“非主流”。他曾专门搜集过资料,发现只有六七个国家以常温奶为主,有些发达国家一点都不生产常温奶,有的只占很低的市场份额。

  那么,消费者究竟应该选购什么样的牛奶?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副会长、北京营养师俱乐部理事长王旭峰介绍说,牛奶营养成分的达标可以参照以下数据:蛋白质含量至少达到2.9G/ML,钙含量至少达到100MG/100ML,脂肪含量至少达到3.1G/ML。

  他说,“我建议我们大家尽可能地选择利乐屋装的巴氏消毒奶,这种牛奶在巴氏牛奶中品质算上乘的。”

  王旭峰所说的巴氏奶,是利用72℃~85℃范围内低温灭菌的方法加工而成的牛奶,可最大限度保留牛奶的活性蛋白质和营养成分。而常温奶则是采用135℃~152℃的高温将牛奶中的细菌全部杀死,优点是保质期长,常温下可以保存一个月以上。

  台湾乳业协会理事长施宗雄说,牛奶加热程度越深,营养损失就越多。巴氏鲜奶中的乳清蛋白、β乳球蛋白、维生素C、可溶性钙等都比常温奶多得多。实验表明,巴氏鲜奶的乳铁蛋白是常温奶的1800倍。“乳铁蛋白是提升人的免疫力的重要成分,把它破坏掉简直是暴殄天物。”

  专家指出,牛奶刚挤出时的温度是37℃,要通过贮奶车迅速冷却。如果没办法实现挤奶、贮藏、运输、销售的“冷链”一条龙,确保牛奶始终处于全程2℃~6℃的冷藏保鲜状态,就无法生产巴氏鲜奶。因此,“冷链”运输成了许多乳品公司制作巴氏鲜奶的瓶颈。

  “如果消费的人都认识到巴氏鲜奶的营养价值,选择巴氏鲜奶,就会倒逼公司制作巴氏鲜奶。”中国奶业协会乳制品工业委员会副主任曾寿瀛呼吁,乳品企业应自建规模化牧场,从源头上控制好乳品质量,才能破解乳品安全频发的问题,提升乳品行业的整体质量水平。

  一位业内人士和记者说,巴氏奶已在全球的奶品消费市场中风靡多年,至今仍然是全球95%以上的国家牛奶消费的主流产品。而在中国,情况则非常微妙。目前常温奶占据国内8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而巴氏奶市场逐渐萎缩,占有率不到20%。巴氏奶大多分布在在南方各城市周边。如今仅存福建长富、江西阳光、南京卫岗、北京三元和上海光明等企业,常温奶的代表则是蒙牛、伊利两大巨头。他说,在乳业内部,巴氏奶派与常温奶派的争斗从未停止,两大阵营背后其实有两大协会、两大利益集团支撑,这在业内是人人皆知的事实。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一个行业的声誉可以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塌,却难以一朝一夕修复如初。“洋”“土”博弈也好,南北之争也罢,消费者真正关心的,仅仅是喝到营养、放心的牛奶。

  希望有一天,牛奶不再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行业内热烈讨论的是如何以远高于国标的企业标准来树立品牌。到了那一天,也就离消费者信心重塑、乳业振兴不远了。


华体育会登录网-华体会登入地址 Copyright © www.jrspeedwa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蒙ICP备19002070号-1

网站地图